每天下午,走进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,你将与艺术不期而遇,它可能是一段优雅的弦乐,可能是一曲激昂的小号,又可能是同学们与木偶逗趣的画面。
该校有仅一街(西街)之隔的南、北两个校区,背靠风景秀丽的清源山,毗邻千年古刹开元寺。凭借老城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多年来,学校全力打造艺术教育名片,开展闽南文化进校园,成立全市首个少儿交响乐团,让学生得以在丰富的艺术活动中,实现向上、向善、向真、向美的转变。
目前,学校已形成了兴趣小组与全校艺术教育相结合,以点带面,在普及中提高的格局。
曾凤蓉,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校长兼鲤城区第三实验小学校长。获评福建省优秀教师、泉州市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、鲤城区优秀人才等荣誉称号,省级骨干教师,市级学科带头人,市名校长培养对象。2016年5月,荣获“第九届泉州青年五四奖章”。
通政小学在艺术教育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效,学校主要做了哪些工作?
成绩的取得凝聚了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,几任校长的探索实践,以及老师的努力,家长的理解、合作。
学校充分利用共建单位资源,与泉州歌舞剧团、泉州市交响乐团、泉州市木偶剧团、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等进行深度合作,给学生授课、开展各类活动,为我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注入了强大的力量。
课程有特色,师资是关键。近几年,学校加强艺术教师队伍建设,注重教研科研,成立了一支敬业、爱业、专业的雄厚师资队伍,教师专职专任,确保了艺术师资的力量。
除了人人能参与的竖笛、速写等项目,以及多种多样的兴趣小组之外,学校实施梯队培养,如,每个年段特设音乐班,利用每周一和周三两个下午集中进行器乐学习和曲目排练。
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一环,对陶冶人的情操,提高人的素质起着重要作用。美育的教育思想和实施,早就存在于古代诸多教育家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中。近代史上,著名教育家王国维、蔡元培都曾大力提倡美育。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,培养学生感受美、认识美、鉴赏美,正确看待周围事物,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。
我校艺术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,主要是各方面的保障。
制度保障:学校制定了相关的制度,带动全校老师、行政工作人员,以及共建单位老师形成合力,齐抓共管。
条件保障:硬件方面,我们有修饰一新的电子琴室、管乐室、弦乐室、艺术馆等专用室和排练厅,并引入丰富的教学用具等;经费方面,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,包括校友专项资金和上级专项拨款等,保证项目的畅通运转。
教育教学保障:本校现有专职艺术教师16人,共建单位则提供强大的“技术”支持;课时方面,开足开齐上好艺术课程,以交响乐团为例,每周有一次大课,由泉州市交响乐团的老师们授课,一次小课,由本校音乐老师进行培训。
平台交流保障: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平台,每周一升旗仪式上,由不同的学生进行乐器演奏;每年两次艺术节,学生全员参与;每年毕业生晚会,各班有一场精彩的艺术演出。在闽南文化方面,学校开展了趣味活动,如,到敬老院里慰问老人,从老人口中了解闽南童谣、谜语等;开展“泉州讲古”比赛,了解风土人情,感受闽南语的魅力等。
我校还参加国家、省、市级、兄弟校各类交流活动,并长年与自闭症学校合作,学生通过才艺展示参与公益活动。我校还是中美“千校携手”项目校之一,与美国艾因斯坦小学结对子。在国际艺术教育方面,将来还有更多的互访和交流平台。
◆来源:《东南早报-教育周刊》
◆记者:吴小婷 (图片由学校提供)